蚩尤故里门户网欢迎您  www.417614.com
日期:
您现在的位置:蚩尤故里门户网-蚩尤故里-蚩尤>> >> 故里风采 >> 社会公示 >> 正文2

蚩尤故里铸辉煌-中共新化县委

蚩尤故里铸辉煌-中共新化县委

【概况】2010—2011年,中共新化县委下辖基层党组织2305个,其中党委127个,党总支部68个,党支部2110个,党员45123名。这两年,县委在上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团结和带领全县人民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农业稳县、工业强县、城建兴县、旅游活县、文化塑县”战略,突出兴工强农扩总量、基础先行聚要素、项目带动添后劲、统筹协调提绩效,引领县域经济社会进入了发展速度最快、项目建设最多、社会大局最稳、民生改善最大的历史新时期。2010年,国民生产总值98.5亿元,增长12.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0.02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2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1.8亿元,增长21.3%,财政总收入和一般预算收入分别为6.28亿元和3.3亿元,分别增长20.1%、23.4%。2011年,全县累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20.5亿元,增长12%;实现财政总收入8.28亿元,增长31.93%,其中一般预算收入4.18亿元,增长26.56%;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7.46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7.1亿元,增长18.8%;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35亿元、贷款余额58亿元,分别增长20.6%和24%。2010年,新化被评为中国最具魅力的文化旅游百强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省为民办实事先进县。2011年,荣获全国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工作先进县、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全省粮食生产标兵县、全省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工作先进县、全省水利建设工作先进县、全省扶贫开发工作先进县、全省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县、全省城乡环境共整洁行动十佳县、全省旅游强县和旅游产业发展十佳县、全省安全生产工作先进县、全省保障性住房建设先进县、全省实施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先进县等荣誉。
【经济工作】—工业经济取得新突破。2010-2011年,围绕“工业强县”这个中心,紧扣改革和发展两大主题,抓住转变发展方式、扩大招商引资、强化协调服务三条主线,突出项目建设、园区建设、企业管理、安全生产四个重点,不断优化工业发展环境,加快工业项目建设,推进工业园区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搭建企业融资平台,强力推进新型工业化,保持了工业和信息化较好发展势头。2010年,全县规模工业总产值75.70 亿元,同比增长36.9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现价)21.80亿元,同比增长26.42%。规模工业企业利润总额26914.2万元,同比增长15.25%。规模工业企业累计盈利28122.1万元,比上年增长20.30%,其中盈利1000万元以上的有湖南海螺水泥公司、湖南映鸿科技公司、鑫鑫铁合金公司等3户企业。2011年,全县规模工业完成总产值108.88 亿元,同比增长41.87%。规模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现价)30.64亿元,同比增长40.55%。规模工业企业利润总额7.5亿元,同比增长181.14%。规模工业企业实现税金5.1亿元,同比增长63.54%。全县累计完成工业投资15.5亿元,其中技术改造投资14.5亿元。两年来,县委、县政府狠抓工业项目,带动工业发展,扩大工业总量,提升发展质量。共有在建项目43个,其中总投资1亿元以上的项目8个,总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项目19个,总投资2000万元以上的项目37个,列入省重点项目2个,列入市重点项目4个。着力抓好“一区五园”建设,用心培育、建设新的工业小区,使其成为各地区工业发展的母体和平台,形成产业集群,发挥规模效应。针对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建立市场引导投资、企业自主决策、银行独立审贷、融资方式多样、中介服务规范、宏观调控有效的新型投资体制,按照“政府扶持资金、两级担保网络、市场机制运作、扶持成长型企业”的原则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挂牌成立兴泰和新世界两家县级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为中小企业融资搭建了平台,有效缓解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项目建设取得新发展。2010年,深入开展“项目建设年”活动,大干项目,积极对接政策、抢抓机遇,全年累计完成交通、电力、水利、城建等各类基础设施项目投资40多亿元,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长远竞争力显著提升。交通方面,沪昆客运专线及其站场建设全面铺开,娄新、新溆高速及其三条连接线建设领先全线,三条省道干线公路改造进展顺利,通畅、通达工程扎实推进;全年硬化公路达500多公里,全县公路总里程达到8362公里,实现了100%的乡镇、81%的村通水泥路。水利方面,完成了13座小型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兴建饮水工程125处,新解决9万多人的饮水安全。电力方面,启动了6处变电站改造建设,新建变电站2座;完成了52个村的农电网改造和4张网中网、109个村的移交任务。城建方面,累计投入资金20多亿元,对城区“四横三纵”主干道路网进行了改造升级,城市防洪堤一期工程顺利完成;城市配套基础设施更趋完善,综合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一大批高品味商业住宅区建成投放市场,全县城镇化率达到23%。2011年,顺利推进沪昆高铁、娄新高速、新溆高速、干线公路改造等重大交通项目,其中高铁新化段建设进度领先全路段并受到业主方奖励,娄新高速及连接线即将实现试通车,资江三桥前期工作准备就绪;启动并加快推进投资5亿元的城东防洪堤及沿江风光带二期、投资30亿元的北塔区综合改造、投资7.5亿元的世茂城市广场、投资2.8亿元的县城安全供水改造工程、投资1.2亿元的大熊山景区建设等重大项目,年初预定的3240处水利工程及所有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续建工程全部完成,温塘110KV变等大型电力项目已经完成,农网改造工程按计划推进,16个市重点调度考核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3.6亿元;着力争取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安北高速龙武段进入国家“十二五”规划,湄琅高速列入省“十二五”规划,大熊山连接线完成征地拆迁计划,娄底支线机场完成选址评审,已列入国家民用机场十年发展规划,梅山大灌区、资江河道综合治理等重大项目前期工作进展顺利。
——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新成效。2010年,着力激发内生动力,农民工返乡置产创业蔚然成风,社会投资意愿显著增强,全年新增注册市场主体3300家,新增私营企业400家,创历史最好水平。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初步形成了以能源、建材、冶金、电子陶瓷、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工业发展体系和“一区五园”工业发展格局,产值过亿元企业增加到13家,全县工业企业新获省著名商标3件、总量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大力推进粮食、中药材、经济作物种植和特色畜牧水产养殖规模化、产业化,全年新增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家,农业增加值达到31亿元;着力加快大熊山景区建设,成功创建梅山龙宫国家级4A景区,初步树立了“蚩尤故里·天下梅山”的品牌形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2.67亿元,同比增长41.4%。三次产业结构比继续优化,由2009年的31.2:28.3:40.5调整为30:29:41。2011年,年产30万吨的大跃井煤矿、年产15万吨的石井煤矿开工,煤炭生产集团化建设步伐加快,湖南祥星矿业集团成功组建;完成了投资6.5亿元的海螺二期工程环评,2012年将开工兴建;大力推进特陶企业转型升级,行业产值达18亿元;切实加大冶金产业的技改投入,三条新生产线已全部建成。始终突出农业的基础地位,完成农业增加值35.1亿元,增长3.6%;食用菌、有机稻等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新增2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粮食总产达45.88万吨,其中玉米种植面积位居全省第一,生猪生产位居全省第七;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6%。完成三产业增加值46.3亿元,增长12.2%。投入1000万元的县城总体规划编制基本完成,辉映江岸、康城豪苑等引领时尚的住宅精品投放市场;加快推进紫鹊界梯田申报国家4A景区工作,全县全年旅游接待总人数321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7.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6.5%、35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全年共引进项目78个,到位内资25.8亿元、外资3080万美元。
——新农村建设取得新进展。大力加强小城镇建设,把小城镇建设作为发展农村经济的新引擎,加快小城镇基础设施、环卫设施、公共设施建设,严格执行小城镇建设有关国土管理、项目报建、税费征收规定,创新小城镇建设模式,破解小城镇建设的资金、土地等瓶颈,促进小城镇加快发展、规范发展。依托重大交通布局和资源优势,建设洋溪、琅塘、白溪等一批特色中心城镇,在抓好小城镇建设的同时,加快新农村示范村建设,使现有52个示范村基本达到新农村标准。
【社会事业】——民生事业亮点纷呈。2010年,28项为民办实事工作圆满完成,我县继续保持全省先进地位;财政对教育文化等民生投入达12.5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56.6%。社会保障覆盖面进一步扩大,新农保参保人数达57万,15万60岁以上的农民领取养老金,全年累计发放住房补贴、低保、救灾救济等资金近亿元。投资1.5亿元,完成了六个安置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2亿元,建成廉租房、经济适用房8栋,首批196户居民已经入住。千方百计拓展就业渠道,全年转移劳动力36万人、创收53亿元,新增城镇就业人员2.6万人。稳妥推进移民后扶和渔民解困工作,投入扶持资金1.8亿多元;深入开展扶贫开发工作,60个省定贫困村整村推进,全年新增2万人解决温饱。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各项工作成绩显著,民意支持率一路上扬,在全省民调排名中位列64位,同比前进了38个名次,公众安全感大幅提升。始终把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科学调度,统筹安排,全力做好抗洪救灾工作,战胜了百年难遇的洪涝灾害,全县未溃一堤一库、未垮一校一坝,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扎实做好灾后重建和生产补损工作,夺取了防汛抗灾和灾后重建的全面胜利。2011年,科技工作成效突出,实现了创先争优目标,我县跻身“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行列;教育工作稳步发展,新化一中被认定为娄底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样板学校;医卫工作有力推进,人民医院新院建设基本完工;文体工作频传捷报,县体育文化中心项目顺利启动,年内计划的15个乡镇文化站已全部建成。坚持压缩非生产性开支用于民生改善,31项为民办实事工作均已圆满完成任务。成功争取纳入国家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范围,并以此为契机,科学整合扶贫开发、移民后扶、渔民解困及建设扶贫等政策资源、项目资源,加快编订《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新化县(2011-2020)实施规划》,脱贫致富的基础进一步夯实。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民政事业、物价工作、保障性住房建设和其他各项基础工作都得到了全面发展。
——城乡建设如火如荼。统筹城乡发展,强力推进 “五县联创”活动,尤其加大了创建省级卫生县城、省级文明城市力度。财政计划三年总投入1.5亿元,现已投入5000多万元,完成了上梅东路、城区电子警察红绿灯系统等30多项市政设施;安装路灯2724基、4351盏,城区整体亮化工程基本完成,城区主街道初步实现了绿化、美化;大力整治生产生活环境,城区路面越来越整洁,城市形象越来越靓丽,社会反响越来越好,顺利通过了省、市爱卫办除“四害”专家组的检查和省市“双创”验收组的明检、暗检。积极引导各乡镇抢抓“双创”机遇,完善小城镇基础设施,镇区面貌焕然一新;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2011年,我县荣获“省级卫生城市”、“全省城乡环境共整洁行动十佳县”等称号。
【党的建设】----县委始终坚持把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巩固党的先进性成果作为主线,切实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干部队伍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为科学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扎实开展解放思想、转变作风、创先争优等主题活动,全县干部队伍政治思想和精神面貌显著改观,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明显增强。县委议事和监督机制进一步健全,科学执政、依法执政和民主执政能力切实增强。领导干部基层调研指导制度、工作联系点制度和接访下访制度进一步完善,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更加紧密。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切实端正选人用人导向,调整充实了县乡各级领导班子,加大了干部培养、使用和交流力度,干部队伍的整体活力和素质不断提高,结构更趋合理,战斗力、凝聚力、落实力明显提升。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两新”组织党组织建设取得新突破。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深入实施,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更加凸显,在落实县委决策、应对处置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全面落实,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切实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富有特色,治本清源措施不断强化,廉洁自律、纠风治乱、查办案件成效明显。宣传舆论工作和思想道德建设不断加强,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文化惠民工作被评为全省先进。党管武装、国防教育、人民防空工作取得可喜成绩,党委办公室、工青妇、老干、协会等工作都有新进步。

重要会议

【经济社会发展务虚工作会议】2010年2月25日在新化宾馆召开,总结了2010年工作,研究探讨了2011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工作。
【县委经济工作会议】2010年2月27日在新化县委党校大礼堂召开,总结2010年工作,部署2011年全县各项工作。
【全县三个文明建设、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绩效考核、政府绩效评估测评会】2011年1月18日在新化县政府会议室召开。
【县委经济工作会议】2011年2月14日在新化县委党校大礼堂召开,总结2010年工作,部署2011年全县各项工作。
【县委十届七次全会】2011年5月13日在新化县委常委会议室召开,全体县委委员、候补委员参加会议。
【中共新化县第十一次党代会】2011年6月11日,中国共产党新化县第十一次代表大会在县委党校礼堂隆重开幕。大会由县委副书记、县长胡忠威主持。大会听取和审议中共新化县第十届委员会工作报告;听取和审议中共新化县第十届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报告;选举产生了中共新化县第十一届委员会和纪律检查委员会;选举产生了新化县出席中共娄底市第四次党代表大会代表;审议通过了《关于县委工作报告的决议》(草案)和《关于县纪委工作报告的决议》(草案)。县委书记吴建平同志代表中共新化县第十届委员会作了《加快富民强县步伐 开启科学跨越征程 为把新化建设成湘中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而努力奋斗》的工作报告。6月13日,大会圆满完成各项议程胜利闭幕。
【乡镇机构改革和机构编制工作会议】2011年12月6日,全县乡镇机构改革和机构编制工作会议在县政府会议室召开。

县委重要文件
2010年
关于实施“大扶贫”战略加大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力度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意见
新发〔2010〕1号
关于批转《政协新化县委员会关于委派政协委员担任民主监督员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新发〔2010〕2号
关于加强全县2010年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
新发〔2010〕5号
关于加强安全生产监管体系建设的(意见)决定
新发〔2010〕6号
关于创建省级卫生县城文明城市的决定
新发〔2010〕12号
关于印发《中国共产党新化县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
新发〔2010〕13号
关于印发《新化县基层党委抓党建工作责任制考核暂行办法》的通知
新发〔2010〕14号
关于创建省级“平安县”的实施意见
新发〔2010〕15号
关于进一步加强干部管理工作的意见
新发〔2010〕16号
关于在政法队伍实施精细化管理的意见
新发〔2010〕17号
关于新化县2010年-2012年农业产业化建设的意见
新发〔2010〕19号
关于推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向深度和广度发展的意见
新发〔2010〕20号
关于表彰2009年度党管武装工作先进单位的通报
新发〔2010〕21号
关于加强城乡建设领域执法监察工作的意见
新发〔2010〕23号
关于进一步加强督促检查工作的意见
新发〔2010〕24号
关于进一步加强党委办公室工作的意见
新发〔2010〕25号
关于印发《新化县鼓励外来投资若干规定》的通知
新发〔2010〕26号
关于转发《中共娄底市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党建带妇建工作的意见》的通知
新发〔2010〕27号
关于印发《新化县2010年度三个文明建设主要工作目标管理考核评估方案》的通知
新发〔2010〕28号
关于全面推进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改革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
新发〔2010〕29号
关于印发《新化县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的通知
新发〔2010〕30号
关于印发《新化县人民政府机构改革实施方案》
新发〔2010〕31号
2011年
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工会工作的意见
新发〔2011〕10号
关于加快推进农业农村工作的意见
新发〔2011〕11号
关于进一步发展粮食生产的意见
新发〔2011〕12号
关于进一步加强减轻农民负担工作的意见
新发〔2011〕15号
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工商联工作的实施意见
新发〔2011〕16号
关于表彰全县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的决定
新发〔2011〕18号
关于印发《加强对乡镇场区办和县直单位党政正职监督的暂行办法》的通知
新发〔2011〕19号
关于印发《2011年度全县三个文明建设目标管理主要工作考核方案》的通知
新发〔2011〕20号
关于印发《新化县领导干部重大事项报告制度》的通知
新发〔2011〕21号
关于印发《新化县鼓励外来投资若干规定》的通知
新发〔2011〕26号
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实施意见
新发〔2011〕29号
关于印发《新化县乡镇机构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
新发〔2011〕30号
关于转发《中共娄底市委办公室娄底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切实加强和完善机构编制管理的通知》的通知
新发〔2011〕32号
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的实施意见
新发〔2011〕33号

县委办公室工作

【概 况】中共新化县委办公室内设县委总值班室、秘书组、综调组、信息组、政工组、后勤组,归口管理县委政研室、县委督查室、机要局、保密局、史志办、机关事务管理局、县档案局和县委接待处(新化宾馆)。2010-2011年,县委办公室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县委工作中心和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坚持以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打造一流队伍,提供一流服务,创造一流业绩”为目标,强化服务意识,创新工作理念,积极主动作为,全面加强办公室业务建设和能力建设,办公室工作水平得到提升。
【“三办”业务指导工作】按照“规范、精细、优质、高效”的要求,以开展“工作无差错、服务创一流”活动为载体,健全办公室各项规章制度。2010-2011年,承办大型会议120个,指导办会160多场次。制发文件1120个,处理收文1348个。处理值班事项1200余件,连续两年荣获全市先进。
【综合调研】坚持把开展调查研究工作作为参政设谋的重要前提和基础,聚焦重点、关注焦点。2010—2011年,围绕三次产业发展、对接融入长株潭、转变发展方式、统筹城乡发展、改善民生福祉、发展社会事业、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等方面,开展调研,完成调研报告80多篇,为县委、县政府决策提供有效的调研服务,其中在省委办公厅《综合与调研》上刊发2篇,娄底市委办《综合调研》上刊发8篇,连续两年荣获全市先进。
【信息工作】紧贴县委中心工作,关注社会反映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充分发挥信息主渠道作用,及时、准确、全面收集、选编各类信息,加大向上报送信息工作的力度。2010—2011年共上报各类党委信息820多条。
【督查工作】县委督查室按照“把握大局、围绕中心、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的工作要求,实行党委重大决策必督、领导交办查办件必督、重要中心工作必督,主动工作,积极作为,加强决策督查,专项查办,督查调研,完善督查机制,加强队伍建设,有力推动了县委重大决策和重要工作部署的贯彻落实。2011年开展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贯彻落实等决策督查30次,印发《县委督查通报》27期、《督查汇报》13期、《督办函》35个,督促整改各类问题90多个,在市委督查室刊物上稿文章5篇,在省委督查室刊物上稿文章1篇。县委督查室2010年度、2011年度连续两年被评为全省督查工作先进单位。
【政研工作】2010年至2011年,围绕全县经济社会大局开展思路性调研,围绕县委领导关注的重点、热点和难点开展实务性调研,围绕推进实际工作开展经验性调研,共组织8次课题调研活动,撰写调研材料26万余字,其中“发挥集散传导功能、打造重要支点城市”“以跨越发展保障与改善民生”等课题调研,得到市县领导的高度评价。围绕“出精品、上层次、求突破、争地位、扩影响”目标,为县委决策和实施决策提供优质服务,两年完成各种汇报、会议讲话、政策文件等起草143万余字。围绕“五大战略”、“创先争优”、“五县联创”、“党委换届选举”等主题,在《湖南工作情况交流》、《新湘评论》、《领导科学》、《娄底日报》、《娄底工作》、《娄底综合与调研》等报刊上发表文稿26篇,其中县委领导署名文章18篇。为扩大影响和增进交流,认真办好县委刊物《新化工作》,提高文稿品位,用心改善印刷版式,刊物质量得到提高,2011年组编了《中共新化县委第十一次党代会特刊》。
【接待工作】通过健全制度、加强培训、创新举措、加大投入,理顺内部管理,提高接待水平。完成贵宾接待50余次,接待宾客20余万人次,完成经营收入1900余万元。2010年10月份被评定为“三星”级酒店;以“节能降耗、减员增效”为重点,克服重重困难,多方筹集资金180余万元对硬件进行了更新、改造、添置、完善,并将所有公共区域的照明灯全部改为LED灯;以加强员工培训为抓手,加大培训力度,提升员工素质;强化安全管理,消除安全隐患,没有发生安全事故。
【机要工作】通过加大保障投入、理顺工作机制,强化监督检查,实现了安全、畅通、高效、零差错、零事故的目标。2010-2011年,处理密码电报1673份,各类机要文件4624份,清缴机要文件791份。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实行“无缝式管理”,不定时抽查到岗到位率,确保了工作不间断。文电管理规范,文电交接、借阅登记、清退销毁等环节都登记造册。加强机要干部队伍建设,开展机要密码业务培训,提升工作能力,增强工作责任感。
【保密工作】2010-2011年,突出保密法制宣传教育和保密技术防范两个重点。建立涉密网络保密监督检查及报警系统平台,实现与省市监控平台的对接。加强对全县涉密计算机、党政部门涉密人员、信息网络以及经济、科技、商业秘密的保密指导管理,对全县涉密部门进行了保密检查。积极配合做好电子政务工作,确保网上公文交换全程畅通和数据安全。
【史志工作】
【档案工作】加强培训,拓宽领域,提高档案业务、服务水平。2010-2011年,档案馆接待社会各界群众查阅、利用档案8000余人次,翻阅档案2万卷次,出示证明500余个,抢救修复档案190卷。加大档案法治宣传、档案执法检查和档案归档指导力度。开展机关档案目标管理升级活动,投入11万元装修库房,征集特色档案,添置办公设备,改善办公条件。指导县财政局档案室、县审计局档案室晋升为省特级档案室。全县29个乡镇、场、办全部建立综合档案室。

县委办公室重要文件

2010年
新办
关于印发《新化县2010年关心下一代工作方案》的通知
新办〔2010〕2号
关于印发《新化县纪念“三·八”国际妇女世100周年暨首届十大魅力女性评选活动方案》的通知
新办〔2010〕3号
关于切实做好省“两会”期间信访维稳工作的紧急通知
新办〔2010〕5号
关于将新化县教师奖励基金会更名为新化县教育基金会并调整理事会成员的通知
新办〔2010〕8号
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国“两会”特护期信访责任追究的通知
新办〔2010〕11号
关于成立新化县“两型社会”建设协调领导小组的通知
新办〔2010〕12号
关于印发《新化县首届德艺双馨文艺人才奖表彰活动方案》的通知
新办〔2010〕14号
关于继续开展领导干部定期接待群众来访活动的通知
新办〔2010〕15号
关于印发《2010年新化县“破解主题促转变,服务民生促和谐”作风建设主题活动方案》的通知
新办〔2010〕19号
关于成立县城总体规划修编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
新办〔2010〕22号
关于印发《新化县创建省级卫生县城文明城市实施方案》的通知
新办〔2010〕23号
关于成立创建省级“平安县”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
新办〔2010〕24号
关于进一步加强调查研究工作和明确近期调研课题任务的通知
新办〔2010〕25号
关于印发《新化县实施“工业企业服务年”活动方案》的通知
新办〔2010〕27号
关于印发《新化县2010年度工业经济发展和推进工业化考核奖励办法》的通知
新办〔2010〕28号
关于印发《新化县招商引资目标管理考核办法》的通知
新办〔2010〕29号
关于明确全县水库度汛和山洪灾害防御责任人的通知
新办〔2010〕33号
关于印发《新化县城区防汛抢险预案》的通知
新办〔2010〕35号
关于印发《新化县农业产业化工作考核办法》的通知
新办〔2010〕39号
关于印发《全县办公室系统开展“工作无差错、服务创一流”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新办〔2010〕41号
关于印发《新化县2010年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工作要点》的通知
新办〔2010〕45号
关于印发《2010年新化县交通公路建设目标管理考核细则》的通知
关于印发《新化县优化环境效能建设作风建设特约监督员管理的暂行办法》的通知
新办〔2010〕66号
关于印发《新化县机关效能建设年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新办〔2010〕70号
关于印发《关于完善信访稳定风险评估制度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新办〔2010〕73号
关于印发《新化县实施清华大学教育扶贫项目五年总体规划》的通知
新办〔2010〕94号
关于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的通知
新办〔2010〕102号
关于印发《新化县集中整治“三强”严肃责任追究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新办〔2010〕113号
关于在全县机关单位、中央和省属驻新单位有关企事业单位中开展教育基金“一日捐”活动的通知
新办〔2010〕122号
关于印发《新化县规范权力运行制度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
新办〔2010〕131号
关于明确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自查验收责任追究的通知
新办〔2010〕133号
关于印发《新化县2010年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考核办法》的通知
新办〔2010〕150号
关于印发《新化县2010年度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和政务公开与服务工作目标管理考核》的通知
新办〔2010〕154号
关于印发《新化县2010年度民主测评县直机关作风与效能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
新办〔2010〕156号
关于召开县委十届六次全会的通知
新办〔2010〕161号
关于印发《2010年度新化县党风廉政建设和乡科级领导班子及领导干部考核方案》的通知
新办〔2010〕162号
关于对乡镇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进行综合验收的通知
新办〔2010〕163号
关于印发《新化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2011年“春雷行动”工作方案》的通知
新办〔2010〕164号

机构调整

关于调整新化县对外开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的通知
新办〔2010〕30号
关于调整新化县企业改革领导小组成员的通知
新办〔2010〕32号
关于调整新化县农业产业化建设领导小组的通知
新办〔2010〕40号
关于调整新化县城建领导小组成员和成立新化县小城镇建设领导小组的通知
新办〔2010〕53号
关于调整新化县规划委员会成员的通知
新办〔2010〕58号
关于调整新化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成员的通知
新办〔2010〕78号
关于调整新化县城市防洪堤及配套工程建设协调领导小组及其指挥部成员的通知
新办〔2010〕92号
关于调整中共新化县委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及成员的通知
关于调整新化县城市防洪堤及配套工程建设协调领导小组及其指挥部成员的通知
新办〔2010〕96号
《关于调整新化县水土保持委员会成员的通知》
新办〔2010〕91号
《关于调整新化县城市防洪堤及配套工程建设协调领导小组及其指挥部成员的通知》
新办〔2010〕96号
关于成立紫鹊界梯田4A级旅游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
新办〔2010〕126号
关于成立新化县电力建设工作协调服务领导小组的通知
新办〔2010〕137号
关于成立湖南省映鸿科技有限公司上市协调领导小组的通知
新办〔2010〕148号
关于成立新化县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
新办〔2010〕149号
关于调整基建项目联合审批和规费统收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
新办〔2010〕158号

新办发
关于印发《新化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准入制度》等计划生育工作制度的通知
新办发〔2010〕1号
关于2009年度全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评估结果与奖惩情况的通报
新办发〔2010〕5号
关于印发《新化县创建省级安全生产示范县实施方案》的通知
新办发〔2010〕7号
关于印发《县委书记、副书记、常委和调研员、副调研员分工》的通知
新办发〔2010〕13号
关于印发《新化县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年活动实施方案》等三个文件的通知
新办发〔2010〕17号
关于印发《中共新化县委组织部关于党员档案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新办发〔2010〕19号
关于印发《新化县安全生产事故防范与责任追究暂行规定》的通知
新办发〔2010〕20号
关于印发《新化县村级班子和村干部绩效考核评价办法》的通知
新办发〔2010〕22号
关于印发《新化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责任及奖惩规定》的通知
新办发〔2010〕25号
关于印发《新化县重大决策和重大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暂行办法》的通知
新办发〔2010〕26号
关于印发《新化县2010年度维护稳定工作考评细则》的通知
新办发〔2010〕27号
关于印发《新化县2010年度动物防疫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奖惩办法》的通知
新办发〔2010〕35号
关于转发《县委组织部县委宣传部关于在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新办发〔2010〕40号
关于印发《新化县信访事项处置责任包干方案(修订)》的通知
新办发〔2010〕41号
关于推进全县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实施意见
新办发〔2010〕42号
关于对沪昆铁路建设有关工作运行责任追究的规定
新办发〔2010〕45号
关于进一步加强干线公路沿线建设行为监管的规定
新办发〔2010〕46号
关于印发《新化县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
新办发〔2010〕48号
关于印发《新化县医疗纠纷处置暂行规定》的通知
新办发〔2010〕49号
关于印发《新化县城市防洪工程及安置区建设过程中对党员干部及相关责任单位问责的有关规定》的通知
新办发〔2010〕51号

2011年文件
新办
关于将中共新化县委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并入中共新化县委基层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通知
新办〔2011〕11号
关于印发《2011年度新化县工业经济发展和推进新型工业区化考核奖励办法》的通知
新办〔2011〕16号
关于印发《新化县继续实施“工业企业服务年”活动方案》的通知
新办〔2011〕17号
关于印发《新化县2011年干线公路建设目标管理考核办法》的通知
新办〔2011〕18号
关于印发《2011年新化县交通公路建设目标管理考核细则》的通知
新办〔2011〕19号
关于印发《新化县2010年度乡镇教育工作督导评估考核工作方案》的通知
新办〔2011〕21号
关于印发《新化县2011年度沪昆铁路建设目标管理考核办法》的通知
新办〔2011〕30号
关于印发《新化县2011年度维护稳定工作考评细则》的通知
新办〔2011〕43号
关于印发《新化县深入开展“项目建设年”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新办〔2011〕44号
关于印发《县直各单位2011年度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考核细则》的通知
新办〔2011〕60号
关于印发《新化县2011年县直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治理工作考核细则》的通知
新办〔2011〕61号
关于印发《新化县2011年农业产业化工作考核办法》的通知
新办〔2011〕65号
关于印发《新化县2011年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考核办法》的通知
新办〔2011〕70号
关于印发《新化县2011年度信访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办法》的通知
新办〔2011〕77号
关于印发《2011年在全县开展集中整治“三强”严肃责任追究专项行动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新办〔2011〕87号
关于印发《2011年度新化县违法建设整治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奖惩办法》的通知
新办〔2011〕88号
关于印发《新化县2011年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雷霆行动”工作方案》的通知
新办〔2011〕89号
关于印发《新化县招商引资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办法》的通知
新办〔2011〕97号
关于成立新化县紫鹊界遗产地保护项目建设领导小组的通知
新办〔2011〕98号
关于转发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湖南省民政厅《关于做好村“两委”换届选举后续工作的通知》的通知
新办〔2011〕110号
关于印发《2011年新化县公共机构节能目标管理考核细则》的通知
新办〔2011〕112号
关于转发《中共娄底市委办公室娄底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打一场清理信访积案攻坚战的实施方案〉的通知》的通知
关于成立新化县城东征地拆迁安置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
新办〔2011〕118号
关于印发《新化县2011年度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和政务公开与服务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办法》的通知
新办〔2011〕123号
关于印发《新化县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考核办法》的通知
新办〔2011〕126号
关于成立新化县乡镇机构改革领导小组的通知
新办〔2011〕147号
关于印发《新化县2012年度创建省级文明县城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办法》的通知
新办〔2011〕148号
关于印发《新化县开展“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宣讲方案》的通知
新办〔2011〕153号
2011年度全县贯彻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办法
新办〔2011〕156号

机构调整

关于调整充实新化县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的通知
新办〔2011〕7号
关于调整新化县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
新办〔2011〕15号
关于调整新化县农业产业化建设领导小组的通知
新办〔2011〕34号
关于调整新化县农民负担监督管理领导小组成员的通知
新办〔2011〕42号
关于调整新化县“项目建设年”活动领导小组的通知
新办〔2011〕45号
关于调整新化县创建卫生县城文明城市领导小组及工作机构的通知
新办〔2011〕72号
关于调整新化县耕地质量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
新办〔2011〕82号
关于调整新化县对外开放领导小组成员的通知
新办〔2011〕85号
关于调整新化县殡葬改革领导小组成员的通知
新办〔2011〕86号
关于调整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成员的通知
新办〔2011〕90号
关于调整中共新化县委干部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的通知
新办〔2011〕91号
关于调整新化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成员的通知
新办〔2011〕92号
关于调整新化县规划委员会成员的通知
新办〔2011〕100号
关于调整县委密码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的通知
新办〔2011〕106号
关于调整我县减轻农民负担监管整治活动时间的通知
新办〔2011〕111号
关于调整新化县基建项目联合审批和规费统收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
新办〔2011〕113号
关于调整新化县水电新农村电气化建设领导小组的通知
新办〔2011〕127号
关于调整新化县医疗纠纷处置工作协调领导小组的通知
新办〔2011〕131号
关于调整新化县国有体制危房改造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
新办〔2011〕132号
关于调整新化县防范和处理邪教问题领导小组成员及“创无邪教活动办”领导小组成员的通知
新办〔2011〕133号
关于调整充实新化县车田江水库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工程协调领导小组的通知
新办〔2011〕137号
关于调整新化县体育中心建设领导小组及其工程建设指挥部成员的通知
新办〔2011〕139号
关于调整新化县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成员的通知
新办〔2011〕141号
关于调整新化县社会矛盾纠纷调处中心成员的通知
新办〔2011〕144号
关于调整新化县农民负担监督管理领导小组成员及办公室成员的通知
新办〔2011〕159号


新办发

关于认真做好中国共产党新化县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代表推选工作的通知
新办发〔2011〕9号
关于印发《关于开展“反腐倡廉制度落实年”活动的落实方案》的通知
新办发〔2011〕18号
关于印发《新化县生产安全事故防范与责任追究暂行规定》的通知
新办发〔2011〕30号
关于进一步完善支出预警和责任追究制度严格控制非生产性支出的通知
新办发〔2011〕38号
关于转发《湖南省规范涉企检查若干规定》的通知
新办发〔2011〕39号
关于印发《新化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责任及奖惩规定》的通知
新办发〔2011〕40号
关于开展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工作实行“一票否决”制度的通知
新办发〔2011〕43号
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化县重大建设项目档案管理工作的意见
新办发〔2011〕45号
关于印发《中国共产党新化县第一次代表大会实施方案》的通知
新办发〔2011〕49号
关于印发《新化县2011年为民办实事实施意见》的通知
新办发〔2011〕54号
关于印发《新化县切实增强执行力确保政令畅通的督查问责办法(试行)》的通知
新办发〔2011〕56号
关于印发《新化县减轻农民负担违纪违规问题的处理办法》的通知
新办发〔2011〕57号
关于印发《新化县减轻农民负担监督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
新办发〔2011〕58号
关于印发《对农民负担重点乡镇重点部门实施重点监控的办法》的通知
新办发〔2011〕59号
关于印发《新化县2011年度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工作考评方案》的通知
新办发〔2011〕60号
关于印发《新化县县乡两级团委集中换届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新办发〔2011〕64号
关于印发《新化县加强权力运行节点和党政正职监督推进机关效能制度落实工作方案》的通知
新办发〔2011〕65号
关于印发《新化县党的基层组织实行党务公开工作方案》的通知
新办发〔2011〕67号
关于印发《新化县“两项制度”有效衔接点工作考核试行办法》的通知
新办发〔2011〕68号
关于印发《新化县信访事项处置责任包干方案(修订)》的通知
新办发〔2011〕69号
关于印发《新化县违法建设整治工作责任追究暂行办法》的通知
新办发〔2011〕78号
关于印发《新化县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新办发〔2011〕79号
关于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确保县政务中心规范高效运行的实施意见
新办发〔2011〕87号
关于印发《新化县2011年度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管理考核方案》的通知
新办发〔2011〕88号
关于印发《新化县经济开发区2011年度三个文明建设主要工作目标管理考核方案》的通知
新办发〔2011〕89号
关于转发县委统战部《关于开展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综合评价工作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新办发〔2011〕95号

机关事务管理
 
【概况】 新化县机关事务管理局工作坚持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按照“改进机关作风、提升服务水平、增强优质服务、提高干部职工能力”的要求,把握工作重点,强化制度建设,健全监督机制,全面推进机关效能建设,圆满完成各项目标任务,继续保持省级卫生文明单位、省级园林式绿化单位,连续三年被评为市公共机构节能先进单位。
【优质服务】 机关事务围绕优质服务工作重点,开展一系列工作。一是加强制度建设,促进了管理效能的提升。先后制定和完善了保卫、保洁、水电工作等一系列考核制度。二是健全了乡镇后勤管理制度。县机关事务管理局主动与乡镇衔接,选择上渡办事处、曹家镇、油溪乡、维山乡、琅塘镇等乡镇进行机关节能试点,成立了乡镇机关事务管理办,规范接待的申报、审核、结算、审批等程序,做到一事一批、一事一核、一事一报、把好接待经费开支关,促进了管理效率和经济效益的全面提升,为机关的正常运转发挥了良好的促进和保障作用。三是狠抓督查考核,公共机构节能工作更具影响。自2009年以来,把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纳入了全县三个文明建设目标管理综合考评范围,实行工作问责制,确保了公共机构节能工作落到实处。
【安全保卫】 按照打造“平安机关”的要求,确保了正常工作秩序和安全。一是落实“一岗双责”安全责任制。二是加强日常安全保卫检查、夜间抽查和节假日值班巡视。三是加强安全防范措施。增加电子监控设施,充分利用监控等设备技术手段,迅速处置各类事件,确保了机关大院安全。
【水电设施维修】 以做好、做细、做到位为目标,着力打造“满意后勤”。专门成立应急维修小组,实行24小时工作制,确保“巡查到面、检查到线、维修到点”,及时为机关排忧解难,确保机关正常运行。
【美化环境】 为打造干净舒适整洁优美的工作环境,定期检查机关院内花草树木,修剪、施肥、除虫、除草、生长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确保县委机关办公区域常年绿树成荫,鲜花环绕。

      

 

             乘势而上  加速赶超           
    奋力开创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在县委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1年2月14日)
         胡 忠 威
同志们:
祥虎辞岁,玉兔迎春。在喜庆祥和的新春气氛中,县委经济工作会议隆重召开了。借此机会,我谨向大家拜个晚年!并通过你们向为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付出辛勤劳动、做出突出贡献的广大干部群众、社会各界人士和全县人民致以诚挚的感谢和新春的祝福!
这次县委经济工作会议,是在我县“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开局之年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刚才,建平书记作了重要讲话,客观总结了过去一年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重大成就,全面安排部署了2011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工作,进一步明确了全年的发展目标、工作重点和落实措施,是指导2011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总纲领,全县上下务必认真领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下面,我就落实吴书记讲话精神、做好2011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讲三点意见。
切实把握机遇,铁心谋划加快发展、加速赶超
    作为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加速赶超,增强县域经济整体实力、加快富民强县进程,是摆在我县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的首要工作目标和任务。全县上下务必时刻牢记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团结带领全县广大干部群众以此为主攻方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化压力为动力,明差距强决心,充分认识发展规律,精准把握发展机遇,切实积聚一切有生力量,全力谋划和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加快发展、加速赶超。
(一)要在总结分析中提振赶超信心。2010年,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成功克服特大暴雨灾害的不利影响,取得显著成就,具体有以下四个特点。一是总量扩大。国民生产总值逼近100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5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40亿元,工业总产值逼近9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突破20亿元,财政总收入和一般预算收入分别突破6亿元和3亿元,各项存款余额突破110亿元。二是速度加快。各项主要经济指标不仅全部完成年初计划、全部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而且全部呈现2位数增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农业增加值、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等指标的增长速度排名在全市前三位。三是质量提升。三次产业结构比调整为30:29:41,第二、三产业比重大幅提升,经济结构明显优化;工业化率达到22%,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步入工业化初期门槛;全县城镇人口突破30万人,城镇化率达到23%;有机稻、中药材、有机茶、食用菌、梅山生猪、小水果等特色农业产业加速发展,传统农业的发展模式开始被颠覆;税收收入占大口径财政总收入的比重超过80%;贷款余额增速超过存款余额增速30.8个百分点。四是亮点纷显。粮食总产量突破50万吨,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2.5%,超过省市平均增速,基本形成一区五园工业布局;旅游经济发展加速,被评为“2010年度中国最具魅力的文化旅游百强县”;沪昆高铁等一批关系长远发展的交通、城镇、电力、水利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相继启动、加速推进,在建项目总投资超过200亿元;“五县联创”初见成效,城市品位、县域形象、全县人民的安全感、幸福感和对政府工作的满意度大幅提升。所有这些,都充分表明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加速发展的起步期,从而成为我们谋划加快发展、加速赶超的基础和底气。全县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干部群众要充分认识到这一加速发展的良好态势,乘势而上,积极作为,坚定加速发展、加速赶超的信心和决心,抓紧谋划和推进县域经济跨越发展。
(二)要在正视差距中提升赶超共识。我们既要看到我县经济社会加速发展的良好态势,更要充分认识到整体发展水平仍然落后的现实差距。一是县域经济实力仍然偏弱。2010年我县的地区生产总值只占全市的14.3%,人均生产总值只有全市水平的45%、全省水平的34%;第二产业占经济总量的比重比全市低24.8个百分点;财政收入只占全市的11%;经济增长过多依赖于资源、能源消耗,产业科技化、环保化、信息化水平十分落后。这些表明,我县当前调结构、促转型、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任务十分艰巨。二是发展基础平台仍然不优。虽然通过“十一五”时期的扎实工作,我县的基础设施面貌相比过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我县大批交通项目正在建设或尚在争取,建成投入使用尚需时日;电网完善和农网改造任务远没完成,电力瓶颈还未根本解除;我县城镇化欠账太多,城市化率比全市、全省、全国水平低了14.5、21.4、23个百分点;农田水利设施损毁严重,农业抵御涝旱灾害的能力十分薄弱。这些表明,我县交通、电力、城镇、水利等基础设施的落后面貌还没有根本改变,突破基础瓶颈、营造优良平台的工作还任重道远。三是民生改善压力仍然巨大。目前,我县还没有形成具有相当带动力、辐射力、影响力的支柱产业,还没有形成叫得响、拿得出的主打品牌,骨干财源匮乏,就业渠道狭窄,城乡居民增收门路十分有限,广大农村特别是贫困山区村民群众的生产生活还很困难。由此可见,我县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经济结构转型之“忧”、基础瓶颈破解之“忧”和民生持续改善之“忧”等三重压力的严峻考验。但是,这些既是我们科学发展的压力所在,同时也是我们加速发展的动力所在。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化解“三忧”的唯一途径是加快发展、加速赶超。各级各部门务必化压力为动力,知耻后勇,自我加压,戮力同心,全力营造加快发展、加速赶超的强大氛围。
(三)要在把握机遇中积聚赶超实力。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形势仍然极其复杂,但发展机遇仍然很多。从国际上看,世界经济经历金融危机后正在发生重大变化,新兴产业正处于孕育阶段,新的经济秩序和格局正在构建之中,包括我国在内的新兴国家经济体正处于稳步上升时期;从全国来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持续向好趋势,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向“三农”、民生、社会事业、结构调整方面的财政支出比例增加,信贷资金投向实体经济特别是“三农”和中小企业的趋势增强,国家支持中西部地区加速发展的财税、金融、投资、土地等政策倾斜力度加大,对“比西”政策也进行了调整充实,出台了一系列加快农村水利、电力事业发展的扶持政策;从全省来看,省委出台了《关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两型社会的决定》,给予了环长株潭城市群更多的空间和平台,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库区水淹区、边远山区的扶持力度加大,强县扩权改革继续推进,财政“省直管县”体制进一步完善。以上这些,为我县全力推进加速发展、转型发展提供了很好机遇。我们要充分把握我县交通区位优势日益显现、产业发展平台日益稳固、县域发展环境日益优化的良好来势,积极抢抓国家宏观经济政策调整和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国际国内产业加速转移、全省环长株潭城市群和“两型四化”强力推进等一切有利机遇,全力推进县域经济社会加速发展、开放发展、绿色发展和统筹发展,为“十二五”起好步、开好局,积聚加速赶超的强劲实力。
二、切实突出重点,强力推进加快发展、加速赶超
目前,我县经济社会发展面临加快发展速度与提高发展质量的双重任务和压力,要正确处理好提速与提质的关系,必须突出“保增长、强基础,促开放、调结构,惠民生、保稳定”重点,全力推进经济社会加快发展、加速赶超。
(一)以加快产业培育为主攻方向,提升经济发展效益。我县资源条件、区位优势、基础环境日益改善,为我们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把产业谋划、培育和发展作为经济工作的主攻方向储备了条件。要围绕结构转型提升产业。经济、科技等部门要按照推进新型工业化要求,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推进企业节能减排,促进传统工业向创新发展、低碳发展转变;农业部门要立足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培育产业化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旅游、国土等部门要在开发旅游景区的同时,注重生态建设和保护,实施紫鹊界梯田湿地保护、柘溪库区新化区域湿地保护工程,推进大熊山5A级景区、紫鹊界4A级景区创建,加强星级旅游宾馆、星级旅行社、星级农家乐建设,促进旅游产业向高端发展转变;商贸部门要加速发展服务业,拓展新领域,发展新业态,培育新热点,推进规模化、品牌化、网络化经营,促进服务业向信息化转变。要立足效益提升发展产业。各级各部门要加强产业园区建设,完善“一园五区”工业园功能配套和产业分工,加快建设电子陶瓷产业基地,延伸冶金产业链条,对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发展新材料、高新产业和新能源产业,提升工业的集群效益和整体质量;农业、农机等部门要扩大双季稻播种面积,大力推广良种良法、测土配方施肥,建设高标准粮田,完善农技、农机推广体系,提高农业机械化、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现代化水平;旅游、文化部门要围绕打造“蚩尤故里、天下梅山”品牌,抓好重点景区建设,加快上梅古城、北塔公园等新景点开发,延伸旅游产业链条,提高旅游规模效益,确保旅游接待人数、旅游总收入增长25%以上。要突出财税增收培育产业。各级各部门要强化抓产业就是抓税收的意识,大力加强工业项目招商引资,抓大不放小,逐步把工业规模做大,加快工业园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和标准化厂房建设,提高园区对外商和外资的吸引力;加快在建项目实施步伐,确保完成映鸿陶瓷、亿利电化、琅塘鑫鑫铁合金、湘誉实业、天辰精陶等企业新生产线建设,加快大跃、石井、杨家山等141万吨煤矿改造建设,支持湖南映鸿科技产业园建设并上市融资,做好镁合金深加工生产线、办公耗材产业园等项目前期工作,争取海螺二期开工建设。大力加强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项目招商,全力争取全国粮食产能大县,加快农业综合开发、中药材开发、有机茶开发、高标准粮田、蔬菜基地等项目建设,完成年产500吨东岭田鱼深加工项目和年产20万吨饲料生产线建设。大力加强旅游产业招商,建设新景区、开发新产品,完成熊山寺扩建、蚩尤文化园建设主体工程,加强旅游文化品牌提炼,打造文化旅游支柱产业,促进第三产业大发展。
(二)以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为战略目标,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全县上下要围绕建设娄底次中心城市这一目标,坚持以新型城镇化带动新农村建设,加快转变城乡二元结构,形成以城带乡、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要统筹城乡规划。按照建设山水园林城市、生态旅游城市和特色文化城市、打造湖南中西部区域中心城市的要求,完善县城总规、控制性详规和建设性详规。加快推进各小城镇建设规划,铺开新农村规划,坚持规划引领,按照规划要求加快城镇扩容提质。要统筹城乡建设。按照重规强管、北延西扩的思路加快中心城区骨干路网建设,破解城区交通瓶颈;加快城市防洪堤及资江风光带二期工程、管道天然气工程、世茂城市广场、农产品大市场、梅城广场改造和双创等工程建设,完善城市综合功能;加快推进北塔区综合改造、中华梅山城、蚩尤广场等标志性项目建设,依托天然山体、水域加快休闲、绿化公园建设,凸显城市生态特色。大力加强小城镇建设,把小城镇建设作为发展农村经济的新引擎,加快小城镇基础设施、环卫设施、公共设施建设,严格执行小城镇建设有关国土管理、项目报建、税费征收规定,创新小城镇建设模式,破解小城镇建设的资金、土地等瓶颈,促进小城镇加快发展、规范发展。依托重大交通布局和资源优势,建设洋溪、琅塘、白溪等一批特色中心城镇,在抓好小城镇建设的同时,加快新农村示范村建设,使现有52个示范村基本达到新农村标准。要统筹城乡管理。创新城市管理,强化城市执法,规范经营秩序,广泛开展卫生文明城市创建,扎实开展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促进城乡绿化、美化、亮化,增强其服务和居住功能,大幅度改善城乡面貌。要统筹区域发展。加快贫困村整村推进步伐,实施移民库区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技能培训工程,推进扶贫开发和农村低保两项制度有效衔接,改善贫困山区、移民库区的生产生活条件。
(三)以增强竞争实力为战略重点,打造经济发展优势。县域经济的竞争主要是环境和实力的竞争,我们要把提升战略竞争力置于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快基础平台建设,提升“硬实力”。交通口各部门要立足构筑“大交通”格局,继续加强重大交通项目的争取和建设,确保年内娄新高速新化段基本建成通车,沪昆高铁、新溆高速公路、娄怀高速三条连接线、三条省道改建等项目超额完成年度目标,启动资江三桥建设,确保常桂铁路、安铁高速、娄长高速新化段和汽车南站、新化机场、资江综合枢纽等项目落实并尽快开工建设。电力部门要立足完善“大电力”体系,完成110KV曹家变建设,加快温塘、桑梓等110KV变电站建设、大熊山、油溪、奉家等35KV变电站建设和农配网改造,做好110KV、220KV线路改造;加快投资3.5亿元的大熊山风力发电场、投资40亿元的古台山、奉家、水车风力发电场、投资5亿元的生物质电厂前期工作,争取新化核电厂项目进入国家规划。水利部门要立足推进“大水利”建设,加快县城饮水、农村安全饮水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等水利设施建设,加强水源地保护,保障工农业生产和城乡居民生活充足、安全、洁净的用水需求。加强教育文化建设,锻造“软实力”。教育部门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管理,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健全教育导向机制、教育资金监管机制和竞争激励机制,加大教育设施建设力度,推进县一中、三中、八中和职业中专扩建项目,把绩效考核与教学布局调整有机结合起来,在学校和教师队伍中全面引进优胜劣汰机制,大力实施名师、名校工程,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卫生部门要加大医改力度,全面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配套改革,整治医疗卫生领域行风,规范医患纠纷处理,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完成县人民医院整体搬迁,启动县中医院异地搬迁建设工程。文化体育部门要加强组织领导,启动文化中心、体育中心项目建设,大力推进蚩尤文化园、罗盛教纪念馆、梅山文化风情园、上梅仿古街、乡镇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等工程建设。突出生态文明建设,增强“吸引力”。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建设“两型”社会要求,抓好生态治理工程建设,建立科学合理的资源利用体系,强化能源、水、矿产等资源有序开发和集约利用,建立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生态补偿机制,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城乡绿化和退耕还林补植补造,建设秀美新化,争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示范县。
    (四)以扩大内需为主要抓手,促进经济内生增长。扩大内需是经济转型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推手。要突出项目拉动。各级各部门要切实把握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方向,抓好项目储备、争取和建设。全力抓好重大基础设施、重大产业项目、重大社会公共设施和民生项目的立项、引进和建设,确保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0亿元以上,以强劲投资拉动经济快速增长。要激活消费需求。商务等部门要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充分释放城乡居民消费潜力。发展新型消费业态,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切实保障行政事业单位人员待遇,提升有固定收入人口的消费欲求。加大困难群体救济解困力度,切实提高城乡中低收入,增强居民消费能力。要培育市场体系。工业、劳动部门要大力发展服务业和中小企业,增加就业创业机会,完善劳动力市场;旅游部门要加强大梅山区域文化旅游协作,培育经典旅游线路,拓展旅游市场;房管部门要支持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加快经济适用房建设,探索公租房建设,健全房地产市场;商务部门要积极推进家电、汽车、电脑、建筑材料等下乡,抓好大型购物商场、商业步行街等市场建设,完成金网物流交易中心和农产品大市场建设,活跃商贸市场。
   (五)以改革创新为直接动力,加快对外开放步伐。强化改革开放、招商引资、提升形象意识,激活全县上下抓发展的内驱力,形成浓厚的发展氛围。深化改革创新,激发开放活力。要推进政府机构和社会体制改革,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和社会组织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主体作用;深入推进财政体制、城乡户籍、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体制改革和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土地流转等制度改革,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建立有利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加快发展加工贸易,扩大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拓展国际市场,培育外贸出口新增长点。强化招商引资,提高开放质量。当前正是我县招商引资黄金时期,各级各部门要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第一重点,在定位上要“高”,立足县域资源优势和产业特点,重点引进一批产业关联度大、技术含量高、辐射带动能力强、无污染、效益好的项目。在形式上要“活”,开展全方位的招商工作,突出开展大型产业项目招商引资,加大签约项目跟踪落实力度。在方向上要“准”,瞄准投资者的关注重点,推介一批前期工作基础好、预期收益好、市场前景好的项目,提高签约成功率。在奖惩上要“严”,严格目标管理考核、严格奖惩兑现。力争全年引进资金20亿元以上,在全市排名进入前3位。
    (六)以深化“双创”为重要抓手,全面提升县域形象。过去一年来,我县强力推进省级卫生文明城市创建工作,通过加大投入、干群联手、建立机制、严格考核,“双创”工作取得了突出成果:城乡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卫生状况彻底好转,交通秩序明显改观,不仅“双创”工作通过了专家组预考核,而且实现了创建工作与经济发展相得益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应日益凸显、群众的满意度与新化的美誉度同步提升。实践证明,“双创”是顺民意、得民心、惠民生的民心工程,也是提升县域实力和对外形象的形象工程。2011年,我们要进一步深化“双创”工作,采取强力措施彻底解决创建工作中存在的体制机制不顺、部分单位认识不高、基础设施进度滞后、工作开展不平衡、市民参与度不够等突出问题。一要突出加大投入、完善基础。加强市场、公厕、垃圾站、交通设施、渣土处置场、小街小巷硬化等工程建设,确保基础设施和绿化、亮化等配套设施明显改观,实现创建工作硬件先达标。二要突出城乡共建、创造特色。大力开展农村无害化厕所改造工作和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其中农村无害化厕所改造工作是创建卫生县城的门坎,如果这项工作验收不过关,创建工作将面临一票否决。有改厕任务的乡镇必须在3月初保质保量完成任务,哪个乡镇没完成任务,影响了全县的创建进程,就对哪个乡镇进行一票否决,决不手软。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是中央、省、市爱卫会为改善农村环境卫生面貌、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而提出来的,是我县创建工作中的重头戏。我们要在抓好城市创建工作的同时,加大专项督查和暗访力度,确保实现这两项工作在全省创先进。三要突出发动群众、全民共创。要把教育的重点放在居民群众,要广开思路,创新载体,社区联创,充分调动社区居民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真正实现双创工作由政府倡导向群众自觉参与的转变,由干部为主向群众普遍参与的转变,实现真正意义的全城共建、全民共建。四要突出科学创建、创新机制。切实建立健全“双创”工作的推进、巡查、考核、讲评、激励等长效管理机制,使创建工作做到有章可循、有制可依,促进“双创”工作走向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轨道。通过以上工作,确保在今年内实现创建省级卫生县城验收达标、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全面铺开。
(七)以改善民生为第一追求,促进社会和谐进步。各级各部门要把保障民生、发展民生和改善民生置于政府工作的核心位置,全力提高全县人民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让全县广大人民群众享受改革发展的成果。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强农惠农政策,加强市场监管,稳定市场物价,保障市场供应,维护群众利益;要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加强社会管理、强化社会保障,健全就业、就医、就学、养老、住房等援助制度、服务制度、保障制度,切实做到让全县人民劳有所得、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要切实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落实村为主政策,夯实基层基础,兑现奖惩制度,从严查处“放水养鱼”行为,努力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和质量;要大力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开展“春雷行动”和严打整治活动,加强城乡交通秩序整顿,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要加强安全生产和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吸取科头“1.14”安全事故的深刻教训,切实加强重点领域安全预防和隐患排查,强化违法生产和违章生产整治,坚持不懈加强安全督查和专项整顿,从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追究制度,切实做到安全生产常抓不懈、警钟常鸣,确保年内不再发生一起较大以上安全生产责任事故。通过卓有成效的工作,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舒适感、幸福感和对政府工作的满意度,建设安全文明、和谐幸福、魅力四射的新化。
三、切实强化措施,全力保障加快发展、加速赶超
各级各部门要始终突出发展第一要务,进一步强化工作措施,改进工作作风,严肃工作责任,提高工作效能,狠抓工作落实,为加快发展、加速赶超提供坚强保障。
(一)要创新机制聚合力,强化思想保障。全县上下要围绕加快发展这个主题,始终把解放思想置于首位,把服从大局放在优先,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在统一思想中凝聚力量,在凝聚力量中加快发展。政府各部门要彻底改变“部门利益至上”的思想,坚决服从和服务于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多思全局之事,多谋全局之策,多探全局之路,做到出台的每一项决策、做出的每一项决定、采取的每一项措施,都有利于全县发展大局。要大力创新决策机制,不断健全决策程序和办事程序,通过科学决策、民主决策,集聚各级各部门的智慧和力量,最大力度推进重大项目建设、促进重点工作开展。要创新考核机制,把考核的重点放在谋划、服务和促进发展方面,放在保障、改善和发展民生方面,真正做到凭发展论英雄,达到考出优劣、考出士气、考出发展合力和氛围的效果,以严明的考核助推加快发展、加速赶超。
(二)要吃透政策争项目,强化投入保障。全县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县政府班子成员、乡镇和部门主要负责人要善于钻研、深入研究上级相关单位和部门的政策,切实明了政策、吃透精神,努力成为用好用活政策的行家里手,积极争取上级政府和部门的项目和资金,缓解我县加快发展、加速赶超的资金瓶颈。发改部门要主动作为,加大跟进,确保我县有更多项目进入国家和省计划,确保我县进入全国粮食产能大县笼子;涉农部门要充分利用国家加大对“三农”扶持力度的良好机遇,积极加强对上联系,努力争取农业产业、农田水利设施、农业科学技术等方面的项目和资金;工业部门要紧紧抓住国家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加大对中小企业扶持力度的机遇,全力争取技改项目、环保项目和金融企业对中小企业的扶持;电力部门要切实把握国家加快中西部地区及农村电力建设的政策,加快推进电力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农网改造和电网网架建设步伐,全力改写我县电力落后面貌;城建、旅游等部门要钻研省内“两型”社会和环长株潭城市群建设的先行先试政策,努力在土地管理、城镇投融资体制及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开创新局面;交通部门要利用国家加大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中部崛起和省内加快交通建设的有利时机,争取一批重大交通建设项目早日落户、早日开工;财税部门要把握国家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省直管县财政改革政策,进一步加大争取转移支付力度,争取国家和省里对我县作为农业大县、贫困大县和“比西”县的更多资金扶持;各乡镇和其他县直单位也要吃透上级政策,各尽所能,千方百计争取项目和资金。要将项目和资金争取情况纳入绩效考核,政府各部门争取的项目和资金要确保占到全省该类专项资金五十分之一的份额,没有达到这一份额的视为没有完成任务,在年度目标考核中予以扣分。要坚持捆绑资金办大事,各部门的专项资金要服从县委、县政府的统一安排和调度,发挥其最大效益。要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坚持厉行节约,大力压缩非生产性支出,把有限的资金投向急需投入的领域,集中财力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保发展,依靠高效的投入促进经济发展、民生改善。
(三)要落实责任强督查,强化纪律保障。坚决落实行政一把手负责制,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政府部门主要负责人,要强化履职意识和责任意识,切实抓好职责范围内的工作,向分管副县长负好责,副县长向县长负好责,形成一级向一级负责、一级督促一级抓落实的工作推进机制。要坚持下对人民负责和上对县委、县政府负责相结合,努力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作出的每项决策,做到每月有计划、每周有小结、每季有小评、半年有讲评、全年有总评,切实提升抓落实的认识、创新抓落实的方法、强化抓落实的措施、提升抓落实的绩效,坚决做到政令畅通、令行禁止、高效落实。凡因履职不力、失职渎职造成工作没落实的,一律进行责任倒查,一级一级追究直接责任人、分管责任人、主要负责人的责任,坚决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规必处、过错必究。从今年开始,县政府将制定出台行政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对因决策失误、行政不作为、乱作为、缓作为等造成行政成本增加,给国家和集体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人和事,严格追究决策者和相关工作人员的责任,造成的经济损失和增加的行政成本由所在单位承担,由县财政从该单位的拨款中扣除。要推行严格的行政督办制度,对重大工作、主要项目和重点领域要强化经常性督查,对政府督办工作落实不力、效果不明显、效率不高的,要严格按程序实行责任追究,把督查考核作为落实工作责任、推动工作进度、确保工作实效的重要环节来抓,通过严处实究,提高各级各部门及国家工作人员的决策执行力、工作落实力,营造风清气正、谋事创业的良好氛围,树立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效能政府新形象。
(四)要优化服务抓作风,强化环境保障。把营造优良环境作为加快发展的根本保障来抓,突出解决“权力越位”、“管理缺位”、“服务错位”问题。要继续完善行政审批制、限时办结制、全程代理制、刚性收费制,扎实落实首问责任制、服务承诺制和社会评议制,全力确保政府公共服务的优质高效;要强力推进违法建设、交通客运市场、马路市场等专项整治,维护市场经济秩序;要深入开展打击“三强”、惩处黑恶势力和治理保护伞等专项行动,对干扰项目建设、破坏建设环境的行为坚持露头就打、绝不手软,突出加强对重点项目、重点企业及城乡结合部的环境整治,确保全县重点工程顺利推进;要深入开展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加强对重点工程、预算外资金、专项资金的财政监督、审计监督和效能监察,全方位提高政府执政能力和执政效率,努力形成全社会谋发展、为发展、促发展的浓厚氛围。
同志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抢抓新机遇、开创新局面,促进县域经济加快发展、加速赶超是历史赋予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一定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谋求137万新化人民的幸福为己任,团结带领全县人民,迎难奋进,开拓创新,求真务实,奋勇争先,为谱写新化经济社会加快发展、加速赶超的辉煌篇章而努力奋斗!

在线二维码生成器 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