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际主义战士罗盛教的故乡——湖南省新化县圳上镇的白毛村,有一位当代大孝子谢仲华。他的感人事迹感动了许许多多的人,他的家庭困难,得到了许许多多人的同情和帮助。
一、 多难的生活
1998年仲夏,一场突然暴发的山洪在谢仲华所在的村庄肆虐,入夜之后,暴雨不断,山洪不止。谢仲华一家五口居住的泥砖房在洪水的浸泡下摇摇欲倒。时针指向午夜,当时年仅四岁的女儿被惊醒:“爸爸、爸爸,我们的房子好像要倒塌了!”听到女儿的呼叫,谢仲华一骨碌爬起来,刚把墙角下的床移开,“哗啦”一声,泥砖墙就被洪水浸垮了。“好险呀!”
房子垮了,只好寄住在叔父家里,谢仲华看到妻子整天愁眉苦脸,行坐不安,他深感内疚,总觉得自己没能让妻子过上一天好日子,让她受苦太多。终于,在一天晚上吃过晚饭之后,谢仲华小心翼翼地对妻子说:“这些年来,让你受苦太多了,我们还是离婚吧!”妻子声泪俱下的说:“我怎么能忍心把你们爷俩四人丢下不管了呢?”夫妻二人为此僵持了很久。最后,谢仲华央求妻子:“你另找一户好人家吧,如果你不答应,我自己将离家出走,再也不回来了。”妻子没有办法,只好含泪答应了。1999年,谢仲华时年69岁的母亲,突然一病不起,瘫痪在床,连大小便都失禁了。2008年,其女儿考上了娄底市示范高中——新化三中,其学杂费负担又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呀!
二、 感人的故事
自2004年仲夏到2010年清明时节,整整六年时间,两千多个日日夜夜,谢仲华行了大孝之道。在这两千多个日日夜夜里,他一日三餐给瘫痪在床的母亲喂水、喂饭、喂茶、喂汤。他母亲只能少量进食,有时从左边喂进去的饭菜有些又从右边流了出来,真是左右都为难。还有,他每天要把母亲从床上背进背出,给母亲端屎端尿,还要给母亲洗漱,换洗衣服和被褥,既当儿子又当女儿还要当媳妇,加上5口人的责任田土、山林,除了双耳失聪的父亲能帮点忙之外,主要就靠他一个人里里外外,山上山下的忙活了。其女儿从小学到初中,每逢双休日,也很自觉地帮父亲干点农活,做些家务。由于长期过度的劳累和操心,今年45岁的他,看上去好像是将近60岁的人了。2010年3月19日,当笔者带着相机,租一台摩托车沿乡村小公路,最后步行一程找到他家时,正好碰上他抱着母亲,在马桶(塑料小便桶)上解手,眼前的一幕确实让笔者和摩托车司机惊呆了,只见他母亲的屁股上由于长年卧床不起而烂了好大一块,化了脓,有脓汁。他们父母儿三个人挤在一间矮小的小木房,房间除了放置两张旧木床之外,其它的就什么都难以放下了。当时,其母病危,正在挂点滴,靠输液维持生命。此情此景,都留在了笔者相册里了,摩托车司机见此状况,无不感慨,随口而出:“这样的人,这样的家,真是值得广泛的同情,救助和扶持啊!谢仲华这位大孝子更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好好学习呀!”
三、社会的关爱
2010年3月16日,新化县委书记吴建平同志听到这个消息后,心系百姓,马上委托县扶贫开发办廖卫兵同志、姜英同志和圳上镇及松山管区有关领导来到谢仲华家里实地了解情况。他们被谢仲华的事迹深深感动,姜英同志当即将自已仅有的400元钱捐赠给了这位大孝子。2010年4月16日,罗盛教烈士母校——松山希望学校将学生捐赠的零花钱824元,送到了他家里。在此之前,当地党和政府相关部门已经给谢仲华家里定了三个低保指标,暂时为每个月150元左右最低生活来源保障。新化三中也为其女儿学习提供了一些帮助。特别是远在广东佛山的熊川高先生,经相关慈善救助组织介绍,从2010年上学期起,开始资助其女儿读书学习的生活费用。
尽管如此,到目前为止,谢仲华一家还负债6万余元,12年前被洪水浸垮的泥块房也有待重新修建。
中国社会调查所教育调查部调查员 龚正陆
娄底广电通信员 方高明
2010年8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