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打洞深50多米,径40多米,洞口朝天。洞壁陡峭如削,灌木丛丛,洞内暗黑阴森,好象一个无底洞。洞旁一瀑布从50多米高的山谷飞泻,似银河落九天;声似雷鸣,身临其境,毛骨悚然。洞口上架木板桥,桥板铺设在两根长40多米,胸径大如水桶的巨木上。桥上建房,上盖青瓦,似长廊,长廊两壁及桥梁均雕梁画栋。洞、瀑、桥之险、壮、美组成一幅绝妙的画景。
相传雷打洞原为两山麓的一块平地,是山民的通衢,一天族佬将一在乡间无恶不作的不孝不义、不仁之子绑于这里的一棵大树上,突然闪电划破长空,接着一声山坍地裂的巨雷,大树不见了,忤逆子无影了,留下雷打洞。清康熙年间(1622~1723)。山民决心在此建桥,但无法将两根大梁架过岸,冥思苦想了三个月,也未想出办法。一夜,云游大熊山的韩湘子,被山民架桥的精神所感动,以笛为号,送一个梦给负责架桥的长者,不几日大梁就架通了;但用的什么办法,现在也无人得知。桥架好以后,连长廊上的瓦也未换过一片。因桥下万丈深渊,睡也没有胆量上屋顶,至今保存的房板桥,仍是康熙年间修建的,已有300来年的历史了。